当前位置: 考研首页 / 考研资讯 / 详情

中国传媒大学816《传播实务》考试大纲(更新)

2016-07-21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传播实务》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传媒教育、传媒经济学、新媒体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传播实务》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传播理论的应用、传播研究方法的应用、新媒体传播、政治传播、广告与公关传播、传媒教育、传媒经济、传媒政策法规等。要求考生能了解传播研究的重要领域,具有使用理论和方法来观察传播与媒介状况、分析传播与媒介问题、改进传播与媒介实践等的能力。

本科目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公共部分,共80分,所有考生必答;第二部分为分专业(方向)指定选作部分,共70分,考生根据报考专业(方向)选择题目答题。

   指定选作一(传播学专业【不含传媒政策与法规】)

   指定选作二(传媒经济学专业)

   主要考查考生对传媒经济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指定选作三(传媒教育专业)

   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关于媒介本质和传播偏向的思想史;关于教育本质(本真)的思想史;媒介的性质差异及其传播方式特点;媒介的教化作用与教育影响;学校教育的媒介视角及媒介性质解读;个人在传播媒介及所营造世界中的地位。

   指定选作四(传播学专业传媒政策与法规方向)

   主要考查考生对于法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和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部分主要内容为法律基础部分,法律基础部分主要涵盖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学、民法、知识产权法、刑法、诉讼法等领域。

   指定选作五(新媒体专业01新媒体产业方向)

   主要内容包括新媒体相关基础理论,新媒体主要构成部分,新媒体与社会的主要关系三个部分的内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新媒体相关的基本理论、新媒体基本构成以及新媒体与社会的关系,能够从基本历史发展的视角分析新媒体的现象,把握新媒体的现状,分析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二、考试的内容

※公共部分(80分)

(一)传播理论在媒介实践中的应用

1.媒介规范理论

2.受众理论

3.效果理论

4.媒介产业经济学理论

5.传播政治经济学与批判理论

6.与媒介研究相关的文化与社会理论

7.其他理论

 

(二)传播研究方法的应用

1.问卷调查及其他社会调查统计方法

2.实验法

3.内容分析法

4.符号学与文本分析法

5.深度访谈、民族志与质化的社会调查方法

6.个案研究法

7.其他方法

 

※指定选作一(传播学专业【不含传媒政策与法规】)

(一)传播与政治

1.传媒制度、传媒政策与传媒发展战略

2.舆论及其引导

3.政治传播的策略与效果

4.全球传播、文化帝国主义与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

5.其他相关课题

 

(二)传播与经济

1.媒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2.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政治经济学

3.媒介生产与媒介生态

4.媒介经营管理与跨国媒介集团

5.其他相关课题

 

(三)传播与社会

1.社会阶层与媒介

2.发展传播学的批评与更新

3.媒介素养与受众研究

4.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传播与媒介研究中的应用

5.其他相关课题

 

(四)传播与文化

1.大众文化研究

2.媒介伦理

3.性别理论、亚文化与大众媒介

4.符号学与媒介

5.其他相关课题

 

※指定选作二(传媒经济学专业)

(一)传媒经济学研究的发展历程

(二)传媒经济的本质与特征

(三)双元产品理论

(四)传媒市场分析

(五)受众分析

(六)传媒组织扩张与规模经济

(七)传媒产业价值链

(八)传媒产业资本运营

(九)政府规制与传媒体制改革

(十)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保护

(十一)国际文化市场

(十二)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十三)文化影视项目管理

(十四)信息技术与传媒产业融合

(十五)传媒经济前沿案例

 

※指定选作三(传媒教育专业)

(一)关于媒介本质和传播偏向的思想史

1.伊尼斯的传播偏向思想

2.麦克卢汉对媒介形式的认识

3.第二媒介时代的媒介与传播

(二)关于教育本质(本真)的思想史

1.德尔斐神庙的箴言“认识你自己”

2.苏格拉底式对话与孔子的师生对话

3.柏拉图洞穴假说及其教育学上的意义

4.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福禄贝尔、蒙台梭利、杜威等教育思想

(三)媒介的性质差异及其传播方式特点

1.身体语言、言语与口耳相传媒介

2.印刷术之前的媒介

3.印刷媒介

4.电子媒介

5.数字化媒介

(四)媒介的教化作用与教育影响

1.口语传统的教化意义及其教育影响

2.书面语传统的教化意义及其教育影响

3.电子媒介中的人

4.数字化媒介中的人

5.媒介教育影响的冲突

(五)学校教育的媒介视角及媒介性质解读

1.学校里的传播媒介及其教育本质

2.从媒介自身性质看学校教育的局限

3.媒介教育功能的国家整合、社会整合与学校自身整合

(六)个人在传播媒介及所营造世界中的地位

1.传播媒介与“童年的消逝”

2.世界与媒介化世界

3.个人与媒介化个人

4.公民的媒介素养

 

※指定选作四(传媒政策与法规方向)

1.法和法律

2.法的本质和特征

3.权利和义务

4.法律价值

5.人权

6.法治和法制

7.法律运行

8.权力分割与制衡

9.立法、执法、司法

10.法的适用

11.法律体系和法律部门

12.法律关系

13.法律要素

14.法系

15.公民基本权利

16.国家结构

17.宪政

18.宪法的概念与地位

19.政治权利与自由

20.国际人权公约

21.表达自由人权标准

22.宪法审查制度

23.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24.行政权力

25.行政行为

26.行政程序

27.民法基本原则

28.民事活动

29.民事法律关系

30.民事主体及民事主体的名誉权、肖像权

31.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

32.民事法律行为

33.民事责任

34.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法的构成

35.知识产权的价值和意义

36.著作权的权利构成

37.作者的种类

38.职务作品与非职务作品

39.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40.著作权的合理适用

41.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42.中国的诉讼制度

43.诉讼活动的当事人、参加人

44.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

45.刑事诉讼的基本过程

46.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

47.各类诉讼的基本原则

48.有关侵犯公民人身权、著作权的犯罪行为

 

※指定选作五(交叉学科新媒体专业01新媒体产业方向)

(一)新媒体概论

1.新媒体定义

2.新媒体构成要素

3.新媒体发展的原因

4.新媒体的特征

 

(二)新媒体产业运营

1.网络与新媒体

2.新媒体内容运营的新特征

3.新媒体业务类型和产品策划的流程

4、新媒体终端的类型,新终端对新媒体运营的影响

5、新媒体的互动营销

6、新媒体的用户需求

 

(三)新媒体的市场发展

1.互联网新媒体市场发展

网络视频,社交媒体,电子商务等

2.广播电视新媒体市场发展

数字电视,IPTV,OTT TV

3.移动新媒体市场发展

手机游戏、地图服务、移动支付等

(四)新媒体与社会

1.新媒体与经济

2.新媒体与文化

3.新媒体与科技

 

三、考试的基本题型

试卷结构:本科目满分150分。其中所有考生必做的公共部分为80分,分专业选作部分为70分。

主要题型可能有: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材料分析题、应用写作题、研究设计题。

 

四、考试的形式及时间

    笔试,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考试时间为三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