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考研首页 / 权威报道 / 详情

【人民政协报】科学提升人岗深度适配 助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2024-03-26 11:39:37 

文章来源:http://mobile.rmzxb.com.cn/tranm/index/url/www.rmzxb.com.cn/c/2024-03-26/3515035.shtml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26日电(记者 付振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百姓冷暖,一头连着企业运营、经济增长。高校毕业生是就业的重要群体,时下求职就业进入春季招聘关键期,广大高校毕业生迎来“金三银四”求职季。如何科学高效助力高质量充分就业,稳定和扩大青年就业也成为社会关切。

  “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潜在空间仍在企业”

  近年来,国家持续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稳定公共岗位规模、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等,全力保障大学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

  “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潜在空间仍在企业。”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张锐告诉记者,之所以存在“招聘难”和“应聘难”并存现象,他认为重要原因在于求职者和企业没有形成及时、双向的认知与适配。“如部分民营企业很需要人才,也具有明显优势的核心技术或商业模式,但企业名气、规模均不大,针对高校的招聘宣传也不足,导致大学生群体对该类企业了解甚少,所以不会积极应聘。”

  不同的择业观也影响年轻人的就业效率和质量。张锐表示,往届毕业生失业后可能会选择“降档就业”,但部分应届毕业生宁愿“躺平”也不“降档”,且在“考公考编热”的带动下,部分同学为保留应届毕业生身份继续考、刻意不就业。在毕业生第二年继续报考人数的累积下,其实也降低了到企业的就业率。

  “科学助力求职者和企业之间深度适配”

  “当求职者清晰认识到多条职业路径的短、中和长期发展真实状态,以及风险价值对比后,他们到企业就业的意愿将大幅提升。”张锐介绍,对应届毕业生而言,求职者主要是进入72个行业和6大类职能岗位,共有约432个基本就业目标。“积极到企业工作的前提,是及时找到专业匹配、个人喜欢且擅长的工作内容。”

  在张锐看来,高校专业课程是按照学科体系设置,注重培养学科知识能力,而企业的用人岗位则是按照产业体系设置,更看重求职者学科知识能力、核心通用能力和组织职务能力三种能力的组合。“如果缺乏另外两种能力的学习训练,当面对企业抛出的橄榄枝时,容易错失优质就业机会。”

  如何科学助力求职者和企业之间的深度适配?张锐建议,除增加求职者到企业就业的价值认同外,精准找到适合自身优势的岗位、清晰的求职路径和步骤、及时制定与执行求职计划是关键落点。“求职者要提升目标用人单位的招聘考测体系深度认知、高阶能力强化训练、高价值资历提炼与增强、应聘技法专项训练和就业目标深度研究与实践。”

  简历是通往职业成功的“敲门石”。在张锐看来,由于人力是有限的,快速达成求职者与企业之间的双向奔赴,也可考虑“人工智能+就业”。“通过科学算法和完备人才能力指标的智能模型,只需按统一模型填写简历信息和企业招聘要求,即可自动识别实现求职者与企业岗位的双向高效精准适配。”

  “助推高质量充分就业需要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张锐还建议,各地进一步适应需求、改善供给,推出落地措施与长效机制并给予适量资源支持,为应届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政策和工作环境。同时,充分用好“校友”资源助推大学生就业,通过校友企业帮扶和校友“榜样力量”,进一步激发应届毕业生激情昂扬的斗志和清晰坚定的就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