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考研首页 / 权威报道 / 详情

【中国教育报】双创的那一天,在哪里“遇见”资本

2022-10-17 16:00:59 关键字:中国 资本

  五大投资人从资本角度谈双创及双创教育——

  双创的那一天,在哪里“遇见”资本

  资本寒冬期,大学生创客靠创业自立、凭创新出彩,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则为他们的科技成果与资本对接提供了莫大良机。

  赛场的较量远不如创业路上的较量来得更“凶猛”,场下的评委也不仅仅是专家,更是一片无限的市场,是大学生创客潜在的投资者。因此,作为大学生创客创业市场的“大动脉”,投资人有话要说。

  主持人:

  李薇薇

  访谈嘉宾:

  王蔚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投资服务联盟理事长,前海梧桐并购基金总经理

  马德富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投资服务联盟秘书长,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张强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投资服务联盟副秘书长,万学教育集团执行总裁

  牛旼 创想天使(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

  徐柏冬 北京创客小镇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

  大学生创客项目,怎样成为社会资本流入“洼地”

  主持人:每一场双创大赛都为优秀创业项目提供了资本对接资源,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更是使大学生创客项目如沐春风。但是,相对于可谓雨后春笋的创客项目而言,社会资本的流入和滋润只能是“小河浅溪”。从第二届大赛总体现象观察,如何更好地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源与大学生创业项目相衔接?

  王蔚:第二届大赛参赛项目总体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本届大赛项目质量更高,不仅有类似于“ofo共享单车”“59store”等在早期投资市场的明星项目,也有更多结合高科技成果与新技术创造的令人耳目一新的项目,比如微小卫星、天眼卫士等。二是本次参赛项目的成熟度比首届要高,从商业模式设计及项目团队的构成来看,在青年学子中涌现出众多明星CEO。三是通过大赛,很多创业英雄成了大学校园新偶像,他们既创造了社会价值,也引导社会对大学双创的认知超越了一般价值认同。

  近两年,新业态带动了新产业迅猛发展,由此引爆产业创新需求。以游戏产业为例,突然涌现出数十万从业缺口,我国作为全球游戏代码生产量最大的国家,竟然出现一将难求局面,至少上百家在该技能方面有储备的企业,从中赚取了第一桶金。

  这个时代,凭创新就可以活得很好。

  目前,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更甚,为解决大学生创业资金难题,成立众多创业公益基金,有些甚至是无息免责的。然而,社会资本的参与度却平平,为什么?

  实际需求使然。社会化资本的投入是需要回报的,而大学生创客大都未经世事,很难符合产业资本的要求;另外,一些大学生创业扶助机构无利益诉求,就导致其很难与社会资本形成共赢的模式,使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持续性产生顾虑。

  因此,为更好地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源关注和注入大学生创新创业领域,可通过国有资本介入,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母基金,向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早期股权投资的合规机构提供低息优先级资金池服务,对省级大学生创业基金提供平行基金服务(相当于合投),对高校部级、省级高技术转化的战略型项目基金提供劣后资金池服务。

  牛旼:经过激烈角逐,第二届大赛共有36个项目荣获金奖,其中27个为高科技创业项目。

  双创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高科技成果转化更离不开资本支持。我们务必要打通高校和企业之间的连接,不能孤立地看待科技成果转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天使投资。

  2015年,中关村管委会牵头制定《关于支持高校科技人员和学生科技创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显示:鼓励高校教师成为学生的天使投资人,如果教师投资了学生的科技项目,且以学生为法人创立的科技创业企业,企业可获得不超过教师现金出资额度50%的专项资金支持。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提出,要鼓励高校教师成为学生创业的投资者,新的时代,高校教师的职能定位要赋予时代的内涵,要鼓励、支持高校教师成为学生创业的天使投资人。

  孵化项目还是创业者,孵化器怎样能成“凤凰巢”

  主持人:大学生参与双创的意义在于成果最终转化为现实应用。目前,国家、大学及社会群体等为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双创,纷纷构建孵化空间,形成供应上的井喷式现象。但也出现同质化、经营者能力差及依赖补贴等问题,部分孵化器面临倒闭。那么,孵化器该如何走出困境,变成“凤凰巢”?

  徐柏冬:孵化器一般具有投资和科技服务两个属性,投资主要模式为汇聚投资机构和投资人对所孵化项目进行投融资;科技服务则包括提供办公场地、财务税务法律工商、知识产权等基础服务。

  第二届大赛参赛项目凸显以下几个特点:获得融资的项目越来越多,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越来越多,科技感越来越强等。不可否认,这与近年来兴起的众多创业孵化器密切相关。

  但,孵化器的建设中,要加强完整孵化体系建构,尤其在孵化流程上形成完整的包括投资、科技服务及市场加速等内在闭环。同时,孵化器要对入孵项目进行数据真实性调研,从科技、盈利能力及团队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评孵化的团队,保障入孵项目质量。

  王蔚: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热度持续增长,而这一热度的维持取决于创业质量和成功率。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高校为提高创业项目质量及成功率,加强各种形式的孵化空间建设,更多地注重对项目本身孵化,然而却忽略了创业者同样也需要被孵化。

  大学生创客普遍对市场环境缺乏认知,缺乏管理经验以及缺乏商业层面的指导和服务,而这造成大学生创业风险更大,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因此,孵化空间在硬件设备完善的同时,也要有机制地推动软文化建设,开展战略、团队管理及融资等培训培养。

  创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校内创业孵化空间还要着重孵化创业者的创业心态和思维模式,培养更多具备贴近产业发展需求的创业实用技能的人。

  “双师”队伍建设,“独角戏”怎样变成“交响曲”

  主持人:当双创教育逐渐更加深刻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其对教育者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认知要求更甚,因此,教师作为教改载体,能更好地胜任双创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从投资人角度观察,高校该如何进行双创师资队伍建设?

  马德富:双创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教育。

  为加强高校双创教育“双师”型队伍建设,今年,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投资服务联盟在全国20余个省份创新性地采取“数字化教材+在线互动+现场巡讲”的模式进行双创大赛巡讲活动,全国有1500多所院校,5000多名教师参与巡讲。活动旨在将专业教师引导成为既是讲师,又是引导师。

  讲师定位于内容专家,引导师定位于过程专家,双创教育教师,应同时掌握内容知识与过程方法,形成“以问题为中心,学员为老师、老师为引导师”的全新教学模式。

  此外,“互联网+”视频直播、录播及社交媒体等技术,突破了时间与空间限制,极大方便有经验的企业家参与学校教育中,分享他们的“经验盈余、时间盈余、资源盈余”,实现双创教育阶段更大的社会智力资源的“共享”模式。

  张强:从第二届大赛各省参赛项目和国赛项目来看,由教师参与创业的项目较以往在项目质量上有了很大提高。并初步呈现出众多师生联合的创业企业。

  但实际上,越是真实的创业项目和与实际企业经营接轨紧密的项目,高校教师指导起来难度就越大,就导致项目导师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高校应当注重对创业导师的培养。

  一方面,高校要面向教师进行双创培训,尤其在紧密协同团队的组建与磨合、企业核心能力培育等学生创业成功“十六步”内容方面,更要引导教师深刻认知双创内涵。对此,可通过线下专家讲授+线上课程辅导的方式有侧重地进行普及,开发和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教师。并建立健全“高质量、多元化”考评体系,形成学评双向促进机制。

  另一方面,高校要立足于共享、开放的社会形态,积极引进社会各界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成功企业家和投资家,构建校外双创导师团队。

  服务区域经济,双创教育怎样不再当“花瓶”

  主持人:众多大学生创业项目因为解决了当地产业经济发展需求而得到社会美誉。从中可知,能够解决实际社会需求的项目才是评委和投资人眼中的好项目。这对于高校双创教育及创业项目辅导有怎样的启示?

  张强:第二届大赛中,西北农林大学将纳米技术应用于动物饲料,明显降低饲养成本;福州大学“北斗”创业项目,将高科技北斗导航与通信技术,应用于海洋渔业,提高捕捞效率,降低出海风险等。这些都是结合区域经济优势进行产业定位,并据此设定与之相符的商业模式,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形成完整、高效且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

  但整体而言,本次参赛项目大体可分成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两类。然而,模式创新一般在企业发展初期需要庞大的资金和资源,不易做大;而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初期速度较快,但进入成长期后盈利模式和发展压力较大。这就暴露了目前我国高校所开展的双创教育的短板:高校师生对商业模式认知较浅,导致创业常因犯低级错误而失败。

  因此,高校双创教育可以将商业模式认知和培养作为突破口,以商业计划书的写作训练等为培养路径,促使学生对商业模式的不断认知和创新;教学方式上多进行创新性场景模拟训练,让学生真正了解商业模式运作,从中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马德富:纵观第二届大赛参赛项目,很多都是与当地区域经济特色相结合,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双创项目。如云南滇池学院“红米”项目,针对哈尼族梯田红米,设计了“互联网+生态旅游和精品农业”创业项目,有效促进了当地哈尼族文化与农业产品推广;广西贺州学院“移动五色墙”项目,用“互联网+”思维与技术将瑶族五色文化与民族特色产品结合;吉林大学铁迈斯项目,首创了“冰雪铁人三项”,将北方丰富的冰雪旅游资源与全民健身运动紧密结合,为中国冰雪产业开发与地方经济发展探索了新模式等。

  高校双创教育工作可以结合区域经济优势进行特色型建设,针对“互联网+”时代的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需求,升级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社会产业资源与院校人力资源良好对接,通过科研成果转化、产教协同创新等方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