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考研首页 / 考研资讯 / 详情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考前必背

2019-12-06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

(一)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

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的爆发以清政府的失败告终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1843年10月,签订了中英《虎门条约》

1844年7月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10月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

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如: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外国人在华不受中国法律的管束,享受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协定关税,则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等。

③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就是认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这是认识中国近代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原因

一方面,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等,并一步一步地控制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中国已经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在相当程度上被殖民地化了。

另一方面,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它变成自己的殖民地。但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特别是中国人民顽强、持久的反抗,同时也由于帝国主义列强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使得它们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征服中国,也使得它们不可能共同瓜分中国。

列强在中国不是实行直接殖民统治,而是通过其代理人对中国实行间接统治。帝国主义势力与中国的封建势力、买办势力相勾结,共同压迫、剥削中国人民,镇压中国革命。因此,近代中国尽管在实际上已经丧失拥有完整主权的独立国的地位,但是仍然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还有一定的主权,因此被称作半殖民地。

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社会的原因

第一,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门户,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另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给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

第二,西方列强并不愿意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①地主阶级本身发生了某些变化:有的附股外资企业;有的入股洋务企业;有的直接创办或参股民营企业,转化为资本家。

②农民的分化:不少自耕农失去土地,向贫农或雇农转化;有些成为产业工人的后备军,其所形成的新的阶级无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③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主要是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成。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不同,构成比较复杂。但主要是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官僚买办资本家,另一部分是民族资本家

④近代中国诞生的工人阶级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它身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资产阶级三重压迫,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4)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①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中,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和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占支配地位的是民族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②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个任务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都不一样,前一个任务是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后一个任务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除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2.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1)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第一,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②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后期,太平军曾多次重创英、法侵略军和外国侵略者指挥的洋枪队“常胜军”“常捷军”;③台湾人民与总兵刘永福所率领的黑旗军共同抗击日本侵略;④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义和团与部分清军抵抗八国联军的侵略。

第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2)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①边疆危机

19世纪70至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使中国陷入“边疆危机”。英国从印度侵入西藏,又从缅甸入侵云南。法国则从越南侵犯广西。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日本吞并琉球、侵犯中国台湾。

②瓜分危机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达到高潮。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把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更大大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领土的野心,并激化了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俄国认为,日本割取辽东半岛损害了俄国在中国的侵略利益,便联合法国和德国共同干涉还辽,迫使日本放弃了割占辽东半岛的要求。日本则以再向中国勒索3000万两白银“赎辽费”作为补偿。俄、德、法三国又以干涉还辽“有功”为由,要求租借中国港湾作为报酬。由此,德、俄、英、法、日等国于1898年至1899年竞相租借港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③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帝国主义列强不能完全瓜分中国的原因:其一,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其二,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3.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1)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第一,社会制度的腐败是根本原因;第二,经济技术的落后是重要原因。

2)民族意识的觉醒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还只是少数人有朦胧的民族觉醒意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当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时,中国人才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①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被道光皇帝派到广东领导查禁鸦片和进行抗英斗争时,就组织人翻译西方书刊。1841年,林则徐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一书,书中叙述了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

魏源在1843年1月编成《海国图志》,其内容除包括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以外,还有总结鸦片战争经验教训、论述海防战略战术的《筹海篇》、翻译西人论述的《夷情备采》及西洋科技船炮图说等。在《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②早期的维新思想

19世纪70年代以后,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具有比较强烈的反对外国侵略、希望中国独立富强的爱国思想,以及具有一定程度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如郑观应在所著《盛世危言》中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制度等主张。

第二,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

①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救亡图存

1895年,严复就写了《救亡决论》一文,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在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1898年正式出版)。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1898年有人绘制的一幅《时局图》,更是形象地表现了当时中国面临的瓜分危局。

②孙中山喊出“振兴中华”口号

(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为支付对列强的巨额赔款,同时也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清政府加重了赋税的征收科派;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导致中国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

2)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1851年1月,洪秀全率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

3)《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①《天朝田亩制度》

性质: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其主要内容是:

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即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将土地按亩产高低划分为9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都以农村政权的基层组织“两”来实行管理,每25户为1“两”。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希望通过施行这样的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

第一,革命性。《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

第二,空想性。《天朝田亩制度》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

②《资政新篇》

评价:《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于1859年由干王洪仁玕颁布的社会改革发展方案,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异同

相同之处:反对清王朝统治,巩固其政权,都无法实行。

不同之处:《天朝田亩制度》是建立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王国,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必然无法实行。《资政新篇》则要在中国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符合历史发展方向,但缺乏实践基础,也无法实行。

4)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1856年9月,太平天国发生了自相残杀的天京事变。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1864年6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起义失败。

5)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①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第二,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把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出来。《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这反映了太平天国某些领导人在后期试图通过向外国学习来寻求出路的一种努力。因此,太平天国起义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反封建同时反侵略;具有资本主义色彩;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

第三,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②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局限性

第一,根本原因

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带有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自私性、散漫性、保守性、狭隘性)。

第二,主观原因

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

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未能正确对待儒学;

军事战略上出现重大失误;

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认识。

③经验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2.洋务运动的兴衰

1)洋务事业的兴办

①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目的

目的: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首先是为了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同时也借此加强海防、边防,并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

②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

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③洋务派举办的主要洋务事业

第一,兴办近代企业。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军用工业,其中规模较大的有5个:1865年,曾国藩支持、李鸿章筹办的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同年,李鸿章在南京设立金陵机器局;1866年,左宗棠在福建创办的福州船政局(附设有船政学堂)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次年,崇厚在天津建立天津机器局;1890年,张之洞在汉阳创办湖北枪炮厂。

洋务运动后期兴办了一些民用企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民用企业。这些企业除少数采取官办或官商合办方式外,多数都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这些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第二,建立新式海陆军。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分别建成福建水师、南洋水师、广东水师和北洋水师

第三,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学堂形式主要有三种:一为翻译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一为工艺学堂;一为军事学堂,如船政学堂。

2)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①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第一,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第二,洋务运动时期,为了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

第三,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

②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3.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1)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①维新派倡导维新的原因

第一,19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

第二,甲午战争的惨败,造成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知识分子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不但要求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第三,在内忧外患的冲击和中西文化的碰撞过程中,人们逐步形成了一个共识,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迅速传播开来,逐步形成为变法维新的思潮,并发展成一场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

②维新派倡导的维新变法活动

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一系列宣传维新的活动。主要有:向皇帝上书;著书立说;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办学会;设学堂;办报纸。影响最大的有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以及湖南的《湘报》等。

③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的变法维新活动引起封建守旧派和反对改变封建政治制度的洋务派的反对,他们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论战。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

要不要变法。

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对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评价: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戊戌变法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

④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于1898年6月11日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评价: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但是,在光绪皇帝发布的新政诏令中,并没有采纳维新派多次提出的开国会等政治主张。这些政令和措施并未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所要推行的是一种十分温和的改良方案。

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①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维新派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戊戌维新运动虽然未能成功地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其颁布的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若干措施也未能生效,但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从而把顽固的封建主义思想壁垒打开了一个缺口,有利于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以维新运动为起点,资产阶级新文化开始打破封建文化独占文化阵地的局面。

第四,在教育方面,维新派主张采用西方近代教育制度,兴办新式学堂,这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五,维新派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如主张革除吸食鸦片及妇女缠足等恶俗陋习,提岀“剪辫易服”的主张,倡导讲文明、重卫生等。

②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具体表现为:

首先,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其次,维新派的局限性。一是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二是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三是惧怕人民群众

③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

戊戌维新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这不但暴露了这个阶级的软弱性,而且再次暴露出清朝统治集团的腐朽与顽固,这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是根本行不通的,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三)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第一,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第二,清末“新政”的破产。

第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的逐步强大。

民族资产阶级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组织准备

1894年11月,孙中山到檀香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1904年,他发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一文,表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踏上革命道路之时,就高举起民主革命的旗帜,并选择了以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斗争方式。这也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根本不同之处。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公举为总理,黄兴被任命为执行部庶务,实际主持会内日常工作。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并确定了革命纲领。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②思想宣传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强调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邹容《革命军》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陈天华《警世种》、《猛回头》揭露清政府已经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理论准备: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被称为三民主义。

①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即民族革命,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但是,同盟会纲领中的民族主义一方面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另一方面革命派强调了对满族封建势力的清除而放松了对汉族封建势力的警惕,结果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

②民权主义

民权主义即政治革命,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③民生主义

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指的是“平均地权”。但是,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的主张,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4)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辩论的主要内容:一是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这是双方论战的焦点;二是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三是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2.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1)武昌起义与封建帝制的覆灭

1906年12月,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1910年2月的广州新军起义。1911年4月27日举行广州起义,黄兴率敢死队120余人在广州举行起义,革命党人大部牺牲。七十二烈士的遗骸被葬于黄花岗,故史称“黄花岗起义”

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借“国有”名义把铁路利权出卖给帝国主义,这激起了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的保路风潮,其中以四川为最烈。

1911年10月10日晚,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决定联合行动,在武昌举行武装起义。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

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2)中华民国的建立

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第一,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个政权中占有领导和主体的地位;第二,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在相当程度上也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南京临时政府具有的局限性表现在:第一,在南京临时政府的《告友邦书》中,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清政府所欠的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第二,南京临时政府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去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

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它规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政府组织机构以及人民享有的各项民主权利。

意义:《临时约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临时约法》是革命的产物,带有鲜明的革命性、民主性。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3.辛亥革命的失败

1)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①孙中山提出限制袁世凯的3个条件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第二天,袁世凯致电临时政府,宣布“共和为最良国体”。同日,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但附以南京为首都、总统在南京就职、遵守约法三个条件,力图以此制约袁世凯。

②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局面的深刻原因

第一,中国是地方性的农业经济而没有形成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市场。

第二,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采取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

2)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①挽救共和的努力及其受挫

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孙中山毅然发动武装反袁的“二次革命”

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坚持反袁武装斗争。

1915年12月25日,蔡锷等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宣布独立,很快形成席卷半个中国的护国运动

1917年9月,在广州成立以孙中山为大元帅的护法军政府,举起了“护法”的旗帜,并出师北伐。不久,西南军阀与直系军阀勾结,擅自实行停战,并且排挤孙中山,改组军政府。1918年5月21日,孙中山愤然离开广州去上海。护法运动失败。

护法运动的失败不仅是孙中山个人的失败,也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②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第一,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第二,辛亥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

帝国主义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第三,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

首先,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其次,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最后,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③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辛亥革命仅仅赶跑了一个皇帝,却没有能够改变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治的统治基础,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④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客观条件

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辛亥革命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理论基础;辛亥革命也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干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