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考研首页 / 考研资讯 / 详情

总有人要成功,那为什么不能是我?

2020-02-18 

1】个人情况介绍

   名:李同学

考研院校:中国农业大学

考研分数:总分:241  管综:160  英语:81

备考时间:初试:2017.03——2017.12   复试:2018.01——2018.03

培训经历:海文考研钻石卡A+B

 

2】心路历程

1)考研机构的选择

我读研的想法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就已经很明确了,所以到了大三并没有工作、读研还是出国的纠结。我从大三上学期就开始了解相关的考研机构,通过询问学姐学长、查找网上的经验贴,从课程项目安排、性价比等各方面进行了比较,最终选择海文考研。

 

2)心态问题

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一半。因为心态崩了最后复习不下去的甚至弃考的大有人在。我备考全程心态都是比较好的,但即便是这样,在考研前最后一周还是会觉得复习不下去,一边希望第二天就能考试赶紧结束这每天学习的备考时光;一边又觉着复习不完了,要是再给我两个月的复习时间该多好。这个时候我就会在纸上写“总有人要成功,那为什么不能是我?” 写上几遍就能静下心来了。所以找一句能激励自己的话,给自己打打鸡血还是挺管用的。

3)目标院校的选择

最开始我的目标院校是财科所,但后来由于生了一场病,6—9月就没怎么复习,直到9月底才开始进入复习状态。因此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我降低了对目标院校的要求,最终选择了中国农业大学。

 

3】经验分享

1)目标院校的选择

[个人基本情况] 本科:中国农业大学会计系    本科会计专业课:极差

我是属于只想一次成功,不想进入到二战的那种考生。因此我对目标院校的选择都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的,对于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很多的院校从未列入到候选名单中。

关于目标院校的选择有两点:一是分析各学校的情况,二是对自己最终能达到什么水平做一个合理的预估。关于第一点,不仅要看各学校的初试成绩,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复录比和复试的难度。如果一个985院校初试成绩只要达到国家线就可以进复试,历年进入复试的人有200人,但最终只录取7人,你敢报吗?关于第二点,除了要对自己初试分数有一个合理的预估,还要结合各学校复试难度与自己的专业课水平进行预估。不管你选择哪所学校,初试对每个mpacc的考生难度都是一样的,但复试不是,有的学校复试专业课难度能达到cpa的级别,有的学校可能只需要初级职称的级别就能轻松过关。我的会计专业课是极差的,所以在院校的选择上就不得不考虑复试难度简单的学校。毕竟考研不是只要过了初试就能稳上的,只有复试成功才算真正的考上,我身边就有初试分数极高但复试被刷下来的人。

综上,对于没有名校情结、想要一战成功的人,选择院校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

2)每天的作息&学习时间

[个人基本情况] 早起困难户、睡不醒就看不下去书

我从小就属于那种早上起不来晚上特精神的人,因此考研备考期间都是上午睡到自然醒,醒来后差不多11点,去食堂吃个饭再去图书馆学习,晚上12点左右睡觉。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考研的前一周,因为要把生物钟调的跟考试时间一样。之所以说这个就是想告诉大家,要找到对于自己备考最有用的作息时间,不要盲目跟风,如果你属于早起看书没效率但多睡三个小时能比早起提效2倍的人,即使你的室友全都6点起床去图书馆,也要安心的接着睡。

我从9月底到初试前,每天的学习时间是中午12点——下午五点(中间休息半小时),晚上7点——10点。学习时间不算太短也不算太长,但每一分钟我都很有效率。任何事情拼的都是效率从来不是时间,考研也同样适用。

综上,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种作息和学习时间,每天有效率的进行复习。

 

3)学习计划的制定

首先要有一个总的计划,在什么时间段看完哪些内容。然后要把学习任务进行细分,合理的分配到每一天每一小时。比如这一周要把数学和逻辑的基础教材看完,一共14章,那么我会估算一下每章需要花费的时间,然后制定计划,每天中午12点——1点半复习一章数学,晚上7点——8点复习一章逻辑。只有把学习时间的每一小时都做好具体的任务分配,才能有一种紧迫感。如果只是简单的定计划:今天要看一章数学一章逻辑,很可能要花一天时间才能完成。

 

4)关于数学的学习

[个人基本情况] 初试数学错一个

数学我用的复习资料有五本,海文的基础教材、暑期教材、强化教材、冲刺教材以及一本历年真题。教材虽然不多,但足以覆盖全部考点。如果你能把这几本书中的每个题都掌握,那么数学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至于模拟题,除了最后几个月海文组织的几场模拟考试,自己课后没有额外做过其他模拟题。我不做模拟题是因为有些考点可能不会出现在考试中,花费大量时间去做模拟题,远不如将真题研究透划算。但是很多人也会觉得模拟题很有效果。

数学每年都会有一道创新题,但从一开始我就只把目光放在其余24道题上。因为就我自己的情况而言,在考场上时间紧迫,本来时间就不够用,即使这道题花了时间也不一定能做出来。所以我比较重视基础,只要基础打得牢,不管题型如何变化,考点都是那些。

 

5)关于逻辑的学习

[个人基本情况] 初试逻辑错两个

逻辑我用的复习资料跟数学一样也是五本,海文的基础教材、暑期教材、强化教材、冲刺教材以及一本历年真题。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逻辑都是一门零基础课程,起点都是一样的。我的逻辑入门算是比较慢的,因为即便上完了所有的课程,论证逻辑那部分我都没有形成一种适合自己的做题方法,所有的理论和老师教的做题方法我都懂,但做一套题还是会错8、9个。后来老师让我好好研究真题,我回去把近七年的真题反复做了三遍:第一遍对答案的时候不要将正确答案和解析用笔写在书上,只是看,看懂了就让它过。等过一周你把题目忘得差不多的时候,去买一本新的真题,重新做一遍,如果这个时候你发现做过的题又错了,那么你就找到了自己的薄弱点,针对这个薄弱点去把基础强化等教材再好好看一遍,不是看教材题目是否能做对,而是关注解题思路。第三遍,重点不在把题目做对上了,已经做了两遍答案背都能背下来了,这个时候应该关注这个题是怎样由题干得出的正确选项,并且把真题中类似的题目进行分类,再将此类题目放到一起看,对这类题的思考方法进行总结,这样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题目就能迅速知道从哪里切入。

6)关于英语的学习

关于单词,用单词书我是背不下去的,所以我都是用真题来记单词。将单词放到情境里会比较好记,忘得也慢。

关于作文,尤其是大作文,我的方法是慎用模板句。英二的大作文有特定的格式,第一段整段和第二、三段的开头句不可避免的要用模板句,光这些已经占了全部内容的三分之一了,若剩下的内容依然还套用模板句,假如你是阅卷老师会喜欢这样的作文吗?的确,上课的时候老师会给总结一些好的模板句,第一次遇到确实很惊艳,但是就算是冲刺班老师给总结的模板句也要慎用。我在考场上离我不远的位置上坐的正好是我上冲刺班时的同学,试想如果我们两个都套用了冲刺班的模板句,那么作文最多只能得到基础分,即使这个句子再好,被阅卷老师发现是模板句也不会给你打高分。因此写作文时多加些自己的想法在内,自己写的东西会有一定的逻辑性,文章会连贯,老师看着也会顺畅很多。若是模板套不好,文章的整体结构会很散乱。

7)关于心态问题

因为耽误了几个月的复习,所以我在9月份模拟考试的时候两门成绩加起来只有177分,而那次考试我们班的最高分是235,人家光一门管综就跟我总分差不多高。但是不到最后一定不要放弃。每个人的起点不一样,不要盲目的去跟周围的人作比较,定好计划,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步来就可以了。不要心急,备战考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结果。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同一件事情如果你保持平稳的心态去做,跟你用不好的心态去对待结果可能会截然不同。

4】关于海文在我的备考期间对我的帮助

1)班主任

班主任刘老师可以说是在整个备考期间的所有关键阶段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首先是每日的学习打卡,老师真的会将班里每个同学的每天学习情况做详细的记录,还会放到大屏幕上给我们看,第一次看到那张Excel表的时候我都惊了,本来以为打卡只是流于形式的。这对所有人都是一种督促。其次,在院校的选择上,班主任根据我的情况给我推荐了合适的院校并帮我进行分析,同时帮我把这些院校的详细情况都搜集起来,这就让我节省了很大一部分精力。还有就是在报名的时候,很多地方都不知道怎么填,老师都给我一一指导,并且在我填完后会登进系统给我从头到尾检查一遍,这就让人很安心,不用担心因为报名出现问题导致考不了试。

2)一对一辅导

我在没上一对一之前因为复习时间紧的问题本来是想放弃的,就觉得为什么要单独去上一对一啊,微信上有答疑群,超学上有线上答疑,每节课后还能当面问老师。后来上了后发现完全不一样!其他的时候如果我有问题最多只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老师面向那么多学生每天有那么多问题,根本没办法针对我的这个薄弱地方从头到尾带着我梳理一遍。但是一对一辅导老师会针对我出现的一个问题,帮我将这一大类问题都解决掉。在这期间,李诚老师对我的帮助特别大,我的逻辑在上一对一之前每套都会错很多,后来老师给我系统的补习了一下,帮我构建了一种做题方法和思路,最后考试的时候只错了两个。

3)超级学习系统

我暑假的课程基本没有去面授,所以都是后来通过超学系统补的。所有阶段每一次的面授课都会上传到超学系统中,因此如果有事耽误了课或者有的知识点没听懂想再听一遍都可以在那上面看视频。并且有专门的APP,随时随地都可以用手机进行学习。

4)模拟考试

海文会定期组织模拟考试,这一点对于考研的人来说真的非常重要。因为这些题都是老师根据我们的学习情况出的模拟题,很有针对性,可以让我掌握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对自己目前所处的水平有一个了解。同时,多次模拟考让我提早适应了真正的考试形式与时间安排,并且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