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考研首页 / 考研资讯 / 详情

注意!中国传媒大学初复试大改!安徽将改革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

2020-08-10 

2019年,我国在学研究生数达到300万,而2020年的研究生招生规模达到110万。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经从“数量时代”,步入“质量时代”。下一步发展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这也是过去10多年来,我国改革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所在。

近日,中国传媒大学发布了2021年度研究生招生改革实施办法;安徽省出台《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财政厅关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计划通过多项改革提高全省研究生培养质量。

01 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在8月3日举行的研究生教育会议上宣布,将从招生、培养和学位、导师管理、质量监控、学科与专业设置等方面,实施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招生改革从2021级开始,也就是说,今年10月左右报考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的考生,就将面临新的招考方式。

1.全面改革初试自命题科目

为加强对考生基本素养和基本功底的考查,此次对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的自命题科目进行了全面改革,人文社科类专业将以主题写作和人文社科基础为核心来设置自命题考试内容,重点考查理性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等,确保录取的硕士生有良好的培养潜质和发展后劲。

8月6日,中国传媒大学研招办官方公众号发布了《中传硕士研究生招生改革实施办法及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点击查看)


2.达到国家线即可进入复试选拔流程

这次硕士研究生招生改革力求破除“唯分数”论,初试达到国家线的考生即可进入复试选拔流程,并在复试选拔流程中增加材料评议环节。进入复试选拔流程,并不是说就能参加复试考核了,而只是具备了参加复试选拔的资格。

3.复试增加材料评议环节

复试选拔流程包括材料评议和复试考核两个环节,材料评议环节是通过考生提交的报考材料,对其既往学业水平、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评分。最终能否进入复试考核环节,由材料评分与初试成绩共同确定。

4.复试考核突出对专业能力的考核

复试考核环节主要是突出对专业能力的考核,学校会针对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置不同的考核重点,学术学位研究生注重考查专业基础知识和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注重考查专业实践能力或创作实践能力。同时,根据考核目标要求及专业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如笔试、机试、面试、现场主题创作等。

5.改革艺术硕士选拔模式

艺术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即艺术硕士)的招生选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改革后会有一套相对完整独立的艺术硕士招生选拔模式,初试考查人文社科基础和写作能力,材料评议侧重考查综合素质,复试重点考查艺术创作实践能力,确保录取的艺术硕士既具备良好的专业功底,又有较强的艺术创作能力。

6.文献考试3次不及格者将被终止培养或实施分流

中传将建立基本文献阅读制度,要求学硕生基本文献阅读量不少于80种,其中著作不少于30种;专硕生基本文献阅读量不少于60种,其中著作不少于20种。并将建立博士候选人资格考试和学硕生基本文献考试制度,3次考试均不及格者,终止培养或实施分流。

7.取消学术论文与学位资格挂钩

更重要的是,学校取消了硕士生发表学术论文与学位资格挂钩的常规,改革要求学硕生参加论文写作训练计划,提升论文写作能力,鼓励学术发表;要求专硕生在学期间参与实践基地活动、校企合作课题、专业创作项目和创新创业项目等,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8.建立覆盖所有专业、各层次的论文查重抽检制度

在教学质量上,中传将建立覆盖博士、学术型硕士、专业型硕士所有专业培养全流程、各环节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对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在岗研究生导师进行年度质量评价,并建立覆盖所有专业,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教育各层次的课程结课论文查重抽检制度。并将根据质量评价结果对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研究生导师进行奖惩,与其年终考核评奖挂钩。

9.专硕生基本学制改革

自2021级起,专硕生基本学制统一为2年,最长有效修业年限统一为4年。

10.打破导师终身制,建立分级、分类评审体系

在导师管理方面,中传将通过实行评聘分离,动态管理,打破导师终身制。并建立分级、分类评审体系,博导资格实行校外同行双向匿名评议。

建立“1+1+1”模式专硕导师组工作制度,专硕导师组配备1名专硕导师、1名学硕导师和1名业界兼职导师。同时,设立专硕导师资格评审绿色通道,选拔具有丰富创作经验、实践能力的教师担任专硕导师;并取消学硕校外兼职导师,校外兼职博导聘任需求由学校统筹,聘任学校学科发展需要的2+2+2学科、智能媒体领域的学界杰出人士。

此外,在改革中,中传关停了17个专业方向,对47个专业方向进行了并、转和调整,重新规划设计了计算传播学、艺术传播学、媒介与国家治理、文化法治与知识产权等19个新专业方向。

02 安徽研究生教育改革

日前,《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财政厅关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计划通过多项改革提高全省研究生培养质量。

1.招生改革:将推进研究生分类考试

“将扩大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试点,推进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意见》中提出,安徽省将探索建立基础能力素质考试和招生单位自主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相结合的研究生招生考试新方式。这也意味着,今后,安徽省的研究生考试或将采取“能力素质+专业能力”的招录方式。

同时,还将提高硕博连读生在博士生中的比例和本硕连读生在硕士生中的比例,加大接受校内外推免生力度。并支持研究生培养高校优化复试考核,加强能力考察,注重综合评价。

2.联合培养:将加强省属高校与中科大、合工大等联合培养研究生

在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的同时,安徽省还将探索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新模式。

“建立安徽省研究生教育培养联盟,深化省属高校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研究院等中央部委在皖高校、研究机构开展研究生招生培养深度合作。”《意见》中提出,安徽省还将积极推动建立长三角地区高校研究生教育联盟,鼓励本省高校积极与长三角地区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研究生联合招生培养。

按照要求,原则上,各研究生培养高校至少与3所以上中央部委所属高水平大学或科研机构联合招收培养研究生,其中省高峰学科建设高校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比例不低于20%。

3.导师聘任:将建立导师动态调整和退出机制

“将严格研究生导师的选聘标准,建立学术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分类评聘、分类考核评价制度。”其中提出,安徽省将建立导师动态调整和退出机制,根据导师岗位考核结果每年动态调整的导师比例不低于2%。

同时,实行研究生导师资格和实际上岗招生分离,将是否具有科研项目或者科研经费作为其获得当年招生资格的必要条件。连续3年没有招收研究生的,自动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累计2次被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的,6年内不得重新申请。

中传改革之后,很多小伙伴担忧自己的学校会不会突然进行改革。近日的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释放了加强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创新的讯息。因此,研究生教育改革是必然要进行的,改革是大势所趋。但是,任何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渡期,相信大多数院校不会像中传一样突然且彻底。

我们要明确的是,复试在考研中越来越重要,考研越来越重视考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应试能力。如果你想通过考研来改变命运,就要在本科期间在各方面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实力!

本文来源:中国传媒大学、人民网、合肥晚报

版权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